分享
李继刚 | 提示词的道和术
输入“/”快速插入内容
李继刚 | 提示词的道和术
飞书用户1668
飞书用户2347
1月14日修改
大家好!我是李继刚,我想大家或多或少之前看到我去年写的Markdown格式提示词和今年写的
lisp
提示词,这两年写作风格变化非常大,中间经历了非常大的转折。
引言
今天分享的题目是“提示词的道与术”,这个标题可能显得有些狂妄。因为谈论提示词的"道",当下确实无人敢说已经完全掌握。我曾尝试用许多不同的词来表达这个主题的内涵,但反复思考后发现,没有比"道与术"更为贴切的表达。因此,今天所说的"道"应该加上引号——它代表的是我在当前阶段所理解的"道",而非道的本体,它仅仅是我所看到的片面认知,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启发。
Prompt的道
让我们首先思考一个基本问题:在当前各种关于提示词的讨论中,有人关注其长短,有人探讨它是否会消失,也有人争论自然语言方式与伪代码方式的优劣。但跳出来从第三方视角来看,这些讨论似乎已经偏离了本质。我们在评价和比较提示词的功能效果之前,不如回到起点:
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定义,提示词的本质究竟是什么?
回答完这个问题后,我们会发现很多讨论二级、三级的问题其实是不存在的。这个问题我想了很长时间,最近或者说现在当下的答案:
提示词的本质就是表达。
提示词不是沟通,沟通是你跟AI在对话过程中,沟通是一个互动的过程——你的输入引发AI的输出,AI的输出又影响你的思考,继而促使你作出新的表达。这个往返过程不是提示词,
真正的提示词是你张口说的那句话,你说的那句话是什么,那是你个人的表达。
什么是表达?
当我们将提示词的定义锚定在"表达"这个概念上时,问题的性质就发生了转化。我们现在需要探讨的是:什么是表达?什么是好的表达?如何更好地表达?而这些问题,人类已经研究得相当透彻。这意味着我们无需在技法层面反复摸索,转而可以直接借鉴表达研究的成果。
什么是表达?表达其实就是让符号产生意义的活动。
举例来说,英语使用者用英语表达思想,各类文档写作技巧的产生都源于此——都是在让符号产生意义。同样,我们使用中文符号来产生意义。这个意义产生的过程是否可以拆解?其中包含哪些要素?这个事情已经真的被研究透了。
我现在读了很多关于表达的书,自己读下来对写提示词有直接帮助的,最有启发的就是《关于说话的一切》这本书,如果只推荐一本书,建议读这本。该书将「表达」拆解为三个核心部分:
•
首先是本意——这是存在于你脑海中的想法、模糊概念或方法论。有了本意,才谈得上表达。
•
其次是文意——当你想让对方理解你脑海中的想法时,你需要选择恰当的语言符号。为什么选择A词语而非B词语?这两者的差异是什么?对方的理解是否与你一致?这些都涉及文意的问题。
•
最后是解意——当对方接收到你的本意转化成文字表达时,会在大脑中进行"解压缩",试图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。本意与解意之间的差异,正是误解产生的源头,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的提示词得不到预期回答的原因。区别在于解读的东西跟你的本意不是一个意思。
虽然现在我们能修正的只有调整文意,但最根本的还是
本意的明确
。文意永远是第二位的,本意才是第一位的。